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369节 (第1/3页)
??同时,朱翊钧也想起了鞑子朝一个比较有开创性的政策,如果把这两个政策结合在一起,或许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。 ??见皇帝翻看完了奏疏却良久都不说话,张居正有些迟疑。 ??不过他也没有等太久,直接问道:“陛下,难道这里面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吗?” ??“倒是没有。”朱翊钧摇了摇头说道:“按照先生所说,这样一来的话,他们去负责监察,天下官员又要负责审计,权柄是不是重了一些?” ??要知道,在张居正的考成法当中,审计决定了官员的前途,不合格是要受罚的,甚至要罢官;如果好的话,那就是升官。两项权力结合在一起,就等于放出了一个庞大的权力怪物。 ??张居正想了想之后说道:“那陛下觉得?” ??“监察和审计要分开。”朱翊钧没有迟疑的说道:“督察院做监察可以,但是审计的话就不用了。审计的事也用不着每年一次,朝廷三年一次的京查就可以,拓展到地方上就好了。” ??“每三年一次考核,优秀的就升官,考核中等的就平调,考核下等着就处罚。朕觉得这样就特别好。” ??张居正闻言,顿时一愣,他没想到皇帝居然会这么说。 ??事实上,张居正觉得皇帝的想法太轻了一些,不过这样也好,可以先试试看,不行以后再加码。 ??想明白这些后,张居正笑着说道:“那就按陛下说的吧。” ??朱翊钧点了点头说道:“这件事就交给先生了。”说完,话锋一转,继续说道:“不过关于监察的事,朕还有些想法想要和先生商量一下。” ??“陛下请讲。”张居正点了点头。 ??第五六二章 密奏制度 ??“先生前面说的都很好,朕也觉得非常有道理。不过有一点朕有些想不明白,都察院怎么获取地方上的消息?” ??“如果把人派到各个地方上的话,很容易出纰漏。如果在京城的话,都察院对地方也不甚了解。这件事如果不解决的话,怕是效果不明显。”朱翊钧面容严肃的说道。 ??闻言,张居正也有些迟疑,不过想了想之后,他说道:“可以派人到地方上去巡查。” ??朱翊钧看了一眼张居正,笑了笑,没说话。 ??朱翊钧不相信张居正想不到这件事该怎么办,只是张居正不敢说,或者说,他不愿意说。 ??最好的解决办法其实是鞑子朝的一项制度,叫做密奏。 ??密奏制度始于康熙,但是扩大于雍正,是雍正皇帝几个开创性的制度之一,对加强皇权和吏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,历史上也被称为密折制度。 ??上奏人撰写奏折不得泄密,不经任何机构、人员,直达御前。 ??这种方式既快速又保密,使皇帝能更直接地获取信息,提高了宫廷决策效率,有利于君主集权,也加强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。 ??地方官员的副手全都有资格上密折,甚至很多回乡的官员也可以。这些人在地方上掌握着地方上的情况,是非常庞大的消息渠道。 ??缮写时须亲自为之,不可假手于人,一切听闻皆可上报。 ??写毕,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,再装入特制皮匣,皮匣的钥匙只有两把,一把在上奏折官员手中,一把由皇帝保管。除此之外,任何人都无法开启。 ??官员自派亲信家人送抵京城,不可扰累驿站;直达御前,并由皇帝亲自批答。 ??雍正七年,雍正建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。军机处负责密折,皇帝特许的下级官员可直接向皇帝弹劾上级长官。 ??这个制度的好处坏处都有。 ??好处体现在皇帝权力的加强,对地方监察的力度也大大的增加了。官员们畏惧下属告自己的状,通常在自己当官的任上也不敢胡作非为,这个制度也大大的增加了行政效率。如果地方上有什么事情的话,不用一级一级的呈报,可以直接送到皇帝的面前。皇帝在得到密奏的第一时间,就可以把事处理了然后发回去。 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