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474章 孟夫子抱憾离齐老羊倌因羊施教(2) (第3/3页)
奏得好箫啊!” “是《韶》!”孟夫子纠正。 “弟子知错!”匡章拱手。 “夫子不仅奏得好《韶》,还有一手好射呢!”苏秦插上一句。 “好射?”匡章震惊,看向孟夫子,“夫子善射?” “不是善射,是射无敌手!”苏秦又接一句。 “射无敌手?”匡章不可置信,转向苏秦,“怎么个无敌手?” “夫子之射,秦不敢说是天下无敌,却可敢说在你们齐国当是无敌!”苏秦一本正经。 “夫子,当真如此?”匡章盯住孟夫子。 孟夫子淡淡一笑,没有否认,看向苏秦:“区区小技,苏子何以知之?” 苏秦回以一笑:“纵横策士也就是这点儿能耐,善于揣情摩意而已。” 孟夫子听出苏秦是在怼他此前蔑视纵横策士的事,脸上略涨,转移话题,语带惆怅:“不瞒二位,轲已决定明日离齐,前往他处一游!” “啊?”匡章急了,“夫子欲游何处?” 孟夫子从地上捡起老乐师的箫,拿袖子轻轻拂去新沾的灰尘,放在唇边做出吹奏的动作,但没有吹出声音:“有仁有义之处!” “弟子这就觐见王上!”匡章略略一顿,目光坚定,“恳请夫子再留数日,恭候佳音!” 话音落处,匡章忽地起身,大步走出高昭子府宅。 翌日午时,王辇上门,再接孟夫子。王辇没像前面两次那样直驱雪宫(先齐王的别宫),而是将孟夫子载往齐国的王城正殿。 站在殿门外面迎候的是齐宣王、太子地、田婴、田文和匡章。 孟夫子看得真切,心里一阵激动。 显然,齐王这是要重用他了。 匡章紧前几步,扶孟夫子下车。 孟夫子近前,长揖至地:“草民孟轲见过王上!” “夫子驾到,寡人有失远迎,失敬了!”宣王回礼,伸手礼让,“夫子,殿中请!” “王上请!”孟夫子礼让一句,见宣王再次伸手,也就不再客套,走过去,与宣王并肩跨上台阶。 “听章子说,”待君臣依序坐定,宣王盯住孟夫子,直入主题,“夫子六艺俱绝,有子牙之文韬武略,能筹策于帏幕,决胜于千里!” “轲不如姜尚!”孟轲应道。 “呵呵呵呵,”齐宣王微笑点头,显然认可孟夫子的回答,“姜尚乃大周之首辅,齐国之始基,千古之能臣,非寻常人可及。”倾身,“敢问夫子,是文韬不若姜尚呢,还是武略不若?” “二者皆不是。”孟夫子摇头。 “咦?”齐宣王怔了,“这就奇了,夫子是何处不若姜尚呢?” “幸。” “幸?” “姜尚幸遇贤君,轲无此幸!” “这……”齐宣王尴尬,“寡人不才,愿意受教!” “轲两言仁政,可惜王上不受!” 齐宣王尴尬,面呈愠色。 “敢问夫子,”田婴接道,“姜尚是靠仁政打倒纣王、建立万世基业的吗?” 孟夫子看向田婴,淡淡一笑,拱手:“相国大人若是细读周史,就不会有此一问了。” 田婴脸色紫涨,嘴巴连张几张,却是想不出一句应对。 “王上,”匡章缓冲局面,小声提示,“用兵在法,筹谋在策,击战在术!” “哦哦,”齐宣王顺口接道,“是了,是了!”盯住孟夫子,“听闻夫子射艺天下无双,寡人可得一睹乎?” 孟夫子轻叹一声,闭目不语。 “天下无双?啧啧啧,”田婴不无夸张地吧咂几下,看向匡章,“总不会也超过匡将军吧?” “章不敢与夫子比!”匡章一脸严肃。 “啧啧啧,”田婴语气夸张地又咂几下,看向孟夫子,“没想到夫子有此神技啊!敢问夫子能拉几石的弓?是三石呢,还是五石?” 孟夫子觉得内中一阵反胃,嗓中咕噜几下,想吐吐不出,不吐委实不快,难受一时,看向宣王:“齐君召轲,就为观此神技吗?” 孟轲改称呼了,由“王上”变为“齐君”。 “这个,”齐宣王心里咯噔一声,挤出一笑,“寡人原以为夫子只会讲仁政,听闻匡章将军谈及夫子射艺,说是天下无敌,寡人耳目一新。寡人诚望夫子一展神技,好让众卿开开眼界!” “既为君上所欲,孟轲只有献丑了!”孟夫子将万般苦涩化作一笑,看向匡章,“章子,何处可以引弓?” 匡章看向宣王。 宣王起身,大步出门,引众人走向御花园的草坪。御花园里站着许多守卫,显然是奉命维持秩序的。一名军尉守在那儿,五十步开外插着一只箭靶。 靶很大,且只摆五十步,一看就是平素给齐宣王武训演示时用的。 “换小靶!”孟夫子瞄一眼靶子,命令匡章。 匡章看向宣王,宣王看向内臣,内臣朝军尉努一下嘴,伸出小指。 军尉拿出宫中最小的靶。 孟夫子看向远处的荷花池。 池边有两个亭子,一近一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