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意事_如意事 第13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如意事 第134节 (第2/2页)

帝吃了口茶,转而说起其它:“敬容,依你看,到时可要召定辰回京一同替母后祝寿?”
  定辰是燕王的字。
  长公主握着茶盏的手微微紧了紧,道:“二哥驻守北境,只怕未必能脱得了身。”
  “朕也是这般想的。”庆明帝笑叹了口气,道:“可到底是大寿,若朕不将二弟召回,恐会有人觉得朕太过凉薄,短了兄弟母子之情。”
  大庆有着藩王无召不得入京的规矩在。
  可太后乃是燕王生母,又当六十大寿——
  “外人的看法朕倒不甚在意。”庆明帝又道:“然而自父皇驾崩后,二弟已有整整十七年不曾回京,母后识大体明大局,不曾说过什么,但心中必然思念甚重。便是朕,也时常梦见二弟,又何尝不想借此机会与之好好团聚一番……”
  说着,看向只点头而未语的胞妹,眼神温和感慨地道:“朕知道,你心中必然也十分挂念定辰。”
  “挂念自是免不掉的。”长公主道:“只是臣妹从小便知道,咱们谢家的男儿同别人家的不同,肩上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在,在大庆江山基业前,其余之事皆需往后退一退。我想,二哥必然也是这般认为的。”
  二哥曾说过,他生来便有着责任在。
  只是不知如今这份责任,尽的可还心甘情愿吗?
  “是啊,除了父皇和母后之外,你应是最了解他的。”庆明帝玩笑般道:“记得幼时,你同他最是亲近,常是不愿理朕这个长兄,终日带着定景跟在定辰后面——”
  定景是敬王的字。
  “那还不是因母亲走得太早,我与三弟年纪小,那时尚不知真正谁更亲些?”长公主笑着道:“更何况,小时候皇兄总嫌疑我没个女儿家该有的模样,我哪里敢往皇兄跟前凑呀。”
  庆明帝听得朗声笑了起来,心情似乎因谈及幼时之事而十分愉悦。
  兄妹二人又谈了许多。
  庆明帝最后说道:“定辰回京之事,朕会再好好想想,若是可以,还是让他回来一趟的好。”
  “一切但凭皇兄安排就是。”
  “好了,时辰不早了,朕也就不拘着你了,回去吧。”
  敬容长公主笑着起身行礼。
  “那臣妹就先告退了。”
  庆明帝点头。
  长公主欲离去时,又看着庆明帝道:“敬容知道皇兄政事缠身,但还是要保重龙体。”
  虽说也有许多缺点在,但这到底是她的亲兄长啊。
  第171章 拦路
  庆明帝闻言,眼神越发柔和,颔首之后,复又苦口婆心地道:“你也一样,莫要再整日饮酒了,也早已是当母亲的人了,凡事多些分寸。”
  “是,敬容记下了。”
  “对了——”
  庆明帝似忽然想起了什么,有些好奇地随口问道:“朕这些时日常与母后说起旧事,经母后提醒,方才记起来,父皇大行之前,曾特意将你单独叫到面前过——不知那时父皇都同你说了些什么话?”
  他还是想听敬容亲口说一次。
  原本都要离去的长公主忽然听得此一问,不禁怔然了一瞬。
  “……这么多年过去,许多话都已经记不清了,只记得父皇那时交待我要收些脾气,好好地过日子。”
  那时父皇还不知道她究竟嫁了个怎样恶心的货色,她亦还未真正看清那狗东西的真面目,于是面对父皇的叮嘱,彼时她皆一一应下了。
  “除此之外,还有别的吗?”庆明帝问。
  敬容长公主点头。
  “还有一句话,我一直记在心上,是关于皇兄的——”
  庆明帝眼神微动,看向她。
  兄妹二人对视着,长公主神色认真地道:“父皇说,将这江山交到皇兄手中,十分放心,皇兄勤勉,定是个明君。而二哥忠正,亦会是一位好臣子,三弟四弟也皆是仁厚之人。君贤臣明,大庆基业必然可保长久。”
  若是可以,她很想让皇兄放下那些多余的疑心。
  但有些话,便是亲兄妹也无法明言,一旦说出口,无用不提,更会招来麻烦。
  “没想到父皇这般看得起我。”庆明帝笑了笑,道:“我一直以为,他更喜欢二弟多一些。”
  长公主袖中手指缓缓收紧。
  面上却依旧带着笑意:“皇兄乃是父皇的长子,民间都说,第一个孩子,总是会得父母多几分厚爱的。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