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54章 立朝堂屈平孤独斗敌阵陈轸反杀 (第6/10页)
奏本哗地摔到地板上,指向篮中所有奏折,“全都拿到外面,烧掉!” “大王,”咸尹跪地,“烧不得呀,这不合规制!” 怀王厉声:“什么规制?” “按照大楚规制,大夫以上百官均有上奏并弹劾臣僚的职分,所有奏折均须入册!臣送大王之前,已记入册籍了!” 怀王呼呼喘几下粗气,看向咸尹:“你都看没?” “看过了。” “你怎么看?” “左徒没错,臣僚弹劾也没错!” 怀王白他一眼:“你这是什么话?” “臣意是,”咸尹应道,“左徒是奉行王命,臣僚也是奉行王命,是以尽皆无错!” “好了,好了,”怀王摆手,朝奏本努嘴,“先收起来,束之高阁,待寡人有闲暇时慢慢审读!” “臣遵旨!”咸尹击掌。 二宫人走进,抬走箱笼。 咸尹于突然间抬来如此之多的弹劾奏本,倒让怀王坐不下去了。怀王揣测半晌,依旧未能揣出个头绪,正自烦闷,靳尚进来,奏报秦使张仪请求觐见。 “他有何事?”怀王眯眼问道。 “说是两桩事情,一是问聘的事,二是……” “二是什么?”怀王盯住他。 “大王还是问秦使吧,说是涉及商於,臣怕讲不清爽。” “商於?”怀王怔了,“他想干什么?” “臣不知。” “传秦使,偏殿觐见!” 怀王起身,快步走向前院偏殿,令内尹传召秦使。 不一时,靳尚陪同张仪入见。 觐见礼毕,怀王盯住张仪,直入主题:“听闻秦使有大事在胸,熊槐不才,可得闻乎?” “回禀大王,”张仪拱手,“臣之大事,就是履行王命,早日为秦王聘娶新妇。” “聘亲之事,寡人早已有谕,一切由王叔作主,请秦使与王叔谋议。” “王叔已经允准,择好吉日缔结婚约,仪心欢喜,特此禀报大王!” “寡人贺喜了!”怀王拱手,倾身,“听闻秦使还有大事,寡人可得闻乎?” “臣只此一事,并无大事!”张仪应道。 “咦?”怀王不悦,看向靳尚。 “张子,你……”靳尚急了,“你不是提到商於了吗?” “是呀,”张仪笑道,“仪出使之际,秦王送行,特别叮嘱,只要大王许嫁芈月公主,秦王就将躬身前往於城,迎娶新妇,与大楚缔结百年之好!” 见怀王脸色变了,靳尚大急,又使眼色又打手势:“张子?” “靳大人,怎么了?”张仪假作不知,看向靳尚。 靳尚未及开口,怀王一拳震几,几乎是吼:“岂有此理?” 靳尚打个惊战。 “大王?”张仪看过来。 “欺人太甚!”怀王又是一拳,抬手指向张仪鼻子,“你,秦使,这就回去,传寡人的话,让他在於城迎娶别家公主,大楚女人,不嫁仇敌!” “敢问大王,何以突然生气?”张仪一脸惊愕。 “何以生气?”怀王怒道,“商於、丹析,方六百里,为我大楚龙兴之地,先王尸骨存焉。秦贼不宣而战,强取我土,霸占迄今,是为大楚之耻!因为此耻,寡人与秦不共戴天,谈何睦邻?谈何百年之亲?” “哈哈哈哈!”张仪长笑几声。 “你笑什么?”怀王盯住他。 “仪想起在鬼谷就学之时,先生提到的一句话,故而发笑。” “一句什么话?”怀王怒形于色。 “‘安徐正静,其被节无不肉,可以主位’。” “‘其被节无不肉’,何解?”怀王再问。 “就是‘安徐正静’的状态呀。依先生所讲,主位之人,只有肌肉放松,无一丝紧张,方能做到‘安徐正静’。只要做到安徐正静,就可以主位了。” 换言之,张仪所引之句讲的是坐于主席之位的人(主位者)该当具备的仪态,其神态须“安”,其举止须“徐”,其仪容须“正”,其心气须“静”。凡主位者,也就是君主,只要做到上述四态,就会心平气和,身体关节无处不放松,充满祥和。 显然,方才的怀王作为君主,有失仪态,张仪是在绕着弯儿指责他呢。 怀王的脸色青了,手伸向腰间,按在剑柄上。 渐渐的,怀王回过神来,面部僵硬的肌肉渐渐松驰,化作一个笑,手也离开剑柄,微微拱起:“寡人不才,谢张子教诲!” “教诲不敢!”张仪回礼,“仪只是在想,大王为何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商於呢?” “另外什么角度?” “就是秦王的角度。将心比心嘛。” “他的角度怎么了?”怀王语气再度转冷。 “于秦楚而言,”张仪侃侃而谈,“商於谷地原本无争,秦商楚於,以武关为界,相安百多年。前些年,秦得河西,权臣商鞅因战功受封商地,出于己私,从先楚王手中巧夺而去,与方今秦王并无关联。方今秦王本与商君有隙,秦王继统,商君据封地谋反,被秦王处以极刑。就仪所知,秦王争在三晋,而非大楚,是以早就有心归还於地,却因种种琐事未能顾及。今见大王兴师强夺,方觉事急,于是遣仪使楚,以和亲睦邻为引,实为商榷此事,缔结秦楚之盟!” “商榷?”怀王冷笑一声,“赢驷要么与寡人一战,要么归还商於,中无半点余地!” “所以才要商榷呀,大王,”张仪笑了,“战有战的商榷,还有还的商榷,是不?” “怎么个商榷,你说?” “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