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559章 施邪术黑觋祸楚骂齐宫莽使遭烹 (第1/12页)
时入盛夏三伏,天气酷热。 于楚国古都丹阳来说,这热别有一番滋味,是那种让人特别难受的热。天空没有一朵云,但远不是往日的澄明,放眼望去,雾蒙蒙的如同罩着一层看不见的纱。田野没有一丝儿风,树梢纹丝不动,空中饱和水汽,人体中排出的汗水无处挥发,将衣服与皮肤结实地粘合在一起。 楚国先庙位于古城中心略偏西南的一座岗坡上,是丹阳的制高点。整体庙院依岗坡而建,古木参天。 岗顶是座主殿,主殿前面竖立一座方三丈、高两丈的祭坛。站在坛上放眼南望,滚滚丹水就如一条闪亮的丝带,由西北飘来,向东南甩去,在丹阳城的东南角张开怀抱,纳入另一条闪亮的丝带,淅水。 这日向晚时分,屈平、白云并肩站在祭坛上,放眼看向两条丝带交汇的地方。 在那儿,二水相融,茫茫沧沧,几只白鹭在空中盘旋,似乎在向快速西坠的落日惜别。 屈平的目光顺沿丹水缓缓向西移动,一直向西,望到丝带没入处。之后,屈平收回目光,回到原点,再沿另一条丝带缓缓北移,再一次望到丝带没入处。 “阿哥,”白云一动不动,声音出来,“你看到什么了?” “云妹,你可晓得它是从何方流来的?”屈平指向近在眼前的丹水。 “你说。”白云看向他。 “它从楚人的祖宗地流来!” “祖宗地?”白云指向脚下的祭坛,“楚人的祖宗地不是在这儿吗?” 屈平摇头。 “是哪儿?” “就是这条水流的源头!”屈平指向西北,“一直向西,有一片山,叫楚山,有几条川,叫荆川,我们的先祖就住在荆山脚下,饮荆川之水。几条荆川相汇之后,就成了它,丹水。我的祖先在丹水之阳设邑修城,繁衍生息,是为丹阳。” “可丹阳为什么又在这儿呢?” “因为周人过来了。周人打过蓝田,我的祖先抗拒不过,只好沿此水东下,来到这儿,筑下此城。此城依然在丹水之阳,依然叫丹阳。后来周人伐殷,我的祖先熊绎从周所命,随从周军征伐有功,被成王封为楚子,立国于此,是谓楚国。” “原来的丹阳呢?” “它不叫丹阳了,改叫商城,百多年前楚秦修百年之好,先王将之拱手送给秦人了。” “先王就不怕秦人沿着这条丹水打过来吗?”白云睁大眼睛。 “是的。”屈平指向西北,“不过,一则和亲了,二则先王有备。沿此河而上,在丹阳与商城之中,先王使人修筑一关,叫荆紫关,设重兵镇守。” “哦。”白云看向另一条水,“它又是从哪儿流来的呢?” “於城。” “於城不也是秦人的吗?” “在我出生的时候,”屈平指着淅水,“於城还是楚人的。那辰光,我大楚与秦人在於城之西各设一关,我们的叫西武关,以阻秦人。秦人的叫东武关,以阻楚人。所以,秦人虽据商洛,但我有於城十五邑,更有荆紫关、西武关相阻,秦、楚是以相安无事。然而今天,就在那儿,由此向北不足五十里,是淅邑,再不足五十里,就是於城,连同周遭十余邑,这辰光全都是秦人的了。”指向眼前的丹阳,长叹一声,“昔日的都邑,如今成为抗秦的前沿,且丹阳与淅邑之间,无任何关隘可以阻挡,叫我大楚情何以堪?” “阿哥,”白云小声,“大王不会一直把我们关在这儿吧?” “是他们,不是大王!”屈平为怀王辩护。 “嗬!”白云嘴角一撇,浮出一笑,目光远去,看向两条闪光的丝带。 倏地,白云眼睛大睁,嘴巴张开,不无惊愕地盯向西方,全身僵住了。 在那儿,在一轮血红日头刚刚沉下去的地方,是三颗明朗的星。 它们似乎是突然出现的,出现在太阳光被西山完全挡住之后。三颗星虽然没有并作一排,却也很是接近了。在三颗星的下端,在太阳沉下去的地方,还有一颗拖着长尾的扫帚星。 三颗星中,屈平只晓得其中一颗,长庚星。 屈平盯在扫帚星上。他晓得,扫帚星出现,不是好事。但扫帚星所在的位置是秦州之野,也就是秦国所在的地方,倒是让他轻轻吁出一口气来。 白云的目光由西而近,沿着眼前这条丝带移向东南。 白云的眼睛陡然睁得大了。 “云妹?”屈平盯住她。 白云转向巫咸山方向,两臂张开,屏息运气,二目闭合,进入冥想。 屈平晓得她在行功,不再吱声,只将两眼眨也不眨地盯住她。 白云嘴角微动,显然在与什么对话。 屈平的心吊起来。 良久,白云睁眼,回归自我。 “云妹?”屈平轻道。 “阿哥,”白云盯住他,声音极小,“我收到不好的讯息了。” “哦?”屈平收回目光,看向她。 白云看向天空,目光忧郁。 “是那颗星吗?”屈平看向西天,目光落在扫帚星上。 白云摇头,仰头看天。 “是这天吗?” “是的,要下大雨了。” “旱呢,”屈平笑起来,“稻子正在抽浆,是喜雨。” “它不是。” “哦?”屈平打个怔。 “是大雨,是淫雨,要下整整一十四日,”白云指向下面的两条丝带,“就在方才,我看不到这两条水了,我看到的是洪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