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559章 施邪术黑觋祸楚骂齐宫莽使遭烹 (第2/12页)
滔天,白茫茫一片……”看向丹阳城,“还有这座城,到处都是白茫茫的,只有几处孤岛!” “天哪,你是说,洪涝?”屈平震惊。 “非常大的洪涝。楚人要防灾了,尤其是低洼之地,必须搬走。稻子没了,可以再种;家没了,可以再建;人若没了,可就……” “天哪!”屈平急了,抓住她的手,两眼盯住她,“你……可当真?” “你不相信巫咸大神吗?”白云抽出手,闭上眼睛。 屈平转过身,如飞般奔下祭坛,奔向前院。 一个月前,偌大的先庙被临时砌起一堵墙,设起一道门,将庙殿与前院及停车场隔开。门紧关着,外面挂着锁。 “来人!”屈平大叫,拍门。 一阵脚步声急,一名宫尉跑过来,是怀王的御前侍卫之一,叫邓盾,为邓国的邓氏后人,官至禆将军。 “左徒大人,有何吩咐?”邓盾的声音传进来。 “邓将军,请开门,我要出去,我要回郢!”屈平请求。 “回禀大人,”邓盾的声音又传进来,“大王谕旨,左徒要在太庙守庙九十九日,不可擅离半步。这才三十三日呢。” “我有急事禀报大王,是天大的事!” “大王谕旨,左徒大人若有急事禀报,可写奏折,由末将转呈!” “你可确定是大王谕旨?”屈平语气严厉。 “禀左徒,末将是御前宫尉,只听大王一人。” “谕旨何在?” “禀左徒,是口谕,大王亲口所下!” “你……”屈平跺脚。 “左徒大人,”一个巫女走过来,小声禀道,“祭司请您用膳!” 屈平握紧拳,良久,缓缓松开,跟巫女走向主殿左侧的耳房,一个月前被军尉他们改作屈平一行的临时膳房了。 将至门口,屈平住步,转对巫女:“随我来!”大步走向他的住室。 巫女跟他过来。 “研墨!”屈平指一下砚台,转身取笔,拿出一捆竹简,展开,润笔,疾书。 就在白云得到上天示警的同时,秦国太庙负责占星的太卜勼匆忙入宫,觐见秦惠王。 “太卜?”惠王略吃一惊,因为负责星相的太卜于此时觐见,必有大事。 “启禀我王,上天示象。”卜勼奏道。 “哦?”惠王急问,“所示何象?” 太卜带惠王出宫,站在露台上,指向西天:“我王请看!” 惠王看向西天,见一星闪亮,拖着长长的尾巴。 “启禀我王,”卜勼指着那个长尾巴的星,“此为孛星,于昨夜现身,长约丈许,相如龙腾,另有二星追随,皆不常见。臣观两日矣,它们昼夜驱驰,前后相随,前面一星,其光红润,后面一星,其光黄白,见于日出之前,日落之后,天下兆民可睹。” “所示何象?”惠王急问。 “依据卜象,此兆不吉,臣是以禀报我王。” “何兆不吉?” “天杀。” “天杀?”惠王打个惊战,良久,盯住卜勼,“怎么个杀?” “洪水滔天,猛雨倾盆,山塌地陷,河塘尽溃,蛇鼠无居,夜鸟无宿,庄稼尽毁,人民饥馑,战斗相争,干戈不歇,龙蛇不辩,是非不分,白骨堆山,难见明君……”卜勼打住。 “怎么不说了?”惠王追问。 “适逢庚子,一切皆杀。” “是了,”惠王微微点头,“今年岁初,太庙令就对寡人说,今年庚子,木土火金水五气犯日,恐有大灾。寡人心里原本吊着这事儿,可年已过半,未见灾殃,寡人渐就搁下了,你这一讲,嘿,真还是个事呢。”看向他,“可有破解?” “既为天杀,无可破解。” “寡人晓得了。” 惠王摆手,卜勼告退。 惠王正在思虑应策,公子华来了。 “华弟,”惠王身子没动,扬下手,指指对面席位,给他个苦笑,“正打算请你呢。” “王兄,”公子华一屁股坐下,脸忧急,“有桩大事!” “不会是大灾难吧?”惠王看向他。 “咦,王兄,您怎么晓得了?”公子华一脸诧异。 “太卜刚走。”惠王又是一个苦笑,“让我看了扫帚星,叫什么孛星。听太卜所讲,灾难多去了,个个皆是天杀,可这天,究底会是哪能个杀法呢,我正在盘想呢。” “是水灾。”公子华脱口而出。 “说说,”惠王倾身,“怎么个灾法?” “是这样,”公子华禀道,“两个时辰之前,有人登臣弟府门,递进拜帖,上面什么也没写,只画一架骷髅。臣弟召其进来,是三个巫人,皆着黑衣,黑巾蒙头。为首一人,显然是个祭司,另外二人为其弟子。” 惠王神情紧张起来,盯住他。 “他自报家门,说是叫杀蛮,居于北冥之滨,是主祭大神共工的祭司。” “杀蛮?”惠王呢喃一下这个名字,“这名字不错。他说什么了?” “他说,再过一十四日,荆州、秦州之野,要降大暴雨。暴雨连绵,秦川一片汪洋!” “他……人呢?” “臣弟带来了。” “传他觐见!” 公子华出去,不一时,带进一个黑衣巫人,依旧黑巾蒙头,面部只露出一双眼睛,眼珠似乎深箝于深不可测的幽暗眼窝里,泛出绿色的光。 那巫人并不下跪,在惠王前面直直站定,拱手,朗声:“北冥萨满见过大秦之王!” “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