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谷子的局(1-10卷)_第559章 施邪术黑觋祸楚骂齐宫莽使遭烹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559章 施邪术黑觋祸楚骂齐宫莽使遭烹 (第3/12页)

驷见过杀蛮!”惠王拱手,指向公子华旁边的客席。
  “非杀蛮,是萨满,sa-man。”巫人纠正,席坐。
  “萨-满?”惠王眯起眼睛,“是你名字?”
  “非也,”那萨满应道,“我们没有名字,都叫萨满。”
  “何意?”
  “萨(sa)为通达,满(man)为人,萨满就是通达天地的人,大王可以叫我知者。”
  “失敬,失敬!”惠王拱手,“请问知者,您由北冥之滨来到我邦,可有教寡人之处?”
  “天降大灾,贵邦行将洪水漫灌,山塌地陷,民不聊生,生灵涂炭。”那萨满道。
  “洪水何来?”
  “再过一十四日,上天之神将驱南、北二冥之云至荆、秦之野,巴山、蜀山、终南山、陇山,连绵暴风骤雨,暴风之大,骤雨之强,实乃百年难遇,其中巴山、蜀山将连降一十四日,终南山二十四日,陇山一十六日,秦、楚之民——”巫人顿住话头。
  惠王震惊,看向公子华。
  “请问知者,”公子华拱手,“可有消灾之方?”
  “我既登宝殿,自有消灾之方!”
  “快讲!”惠王急不可待。
  “我可行法施术,使南海之云不过太白之顶,疾风骤雨不落终南之阴,至于陇山云雨,无不流入江水,增楚人之祸,于秦人无涉。”
  “好!”惠王忽地站起,在厅中来回踱几圈,复又坐下,看向巫人,“咦,南海之云不过太白顶,哪儿去了?”
  “尽返楚地。”
  “这……”惠王闭目,良久,拱手,“上仙建下此功,要寡人作何回报?”
  “天运流转,秦地将兴,上天示我前来贵邦,一为助王成就大业,二为扬我萨满之教。是以我等不求回报,只有一请,乞请大秦之王将终南山太白绝顶赐予我教,为我教在太白山地立庙设坛,准许我教收留信众,传扬法术!”那萨满开出条件。
  惠王闭目,良久,睁眼:“兹事体大,望上仙稍候几日,容寡人斟酌一二,如何?”
  “萨满恭候!”萨满起身,告退。
  惠王送出殿门,回来又想一时,转对公子华:“华弟,相国还在寒泉养伤吗?”
  “正是。”公子华笑了,“看那样子,伤还不轻呢。”
  “你在咸阳,守着那个萨满。”惠王转对内臣,“明晨起驾,终南山寒泉!”
  山外酷署,山中却是清凉。
  寒泉子专门为香女辟出一个院子,让她照料前来养“伤”的大秦相国张仪。张开地已经懂事了,也继承来他老爹的伶牙俐齿,一天到晚追在张仪的屁股后面,满山坡乱转,没有什么是他不要问的。
  这日傍黑,张仪带着儿子从后山的小路上悠哉悠悠地正往回赶,迎头遇到香女。
  “娘亲,你看!”望到娘亲,张开地飞奔下来,手中扬起一个花环。
  “是给娘的吗?”香女蹲下来,抱住他,看向花环。
  “是的,娘亲!”张开地不无兴奋地将花环戴在香女头上,嗅了嗅,“真香!”
  “是你编的?”香女抱起儿子,在他脸上亲一口。
  “是那个人!”张开地指向跟过来的张仪,附她耳边,悄声,“花是我采的!”
  香女给张仪个笑。
  张仪看向戴着花环的香女,眼前不由浮出鬼谷里他送花环给师姐玉蝉儿的场景。
  张仪的眼窝湿了。
  “夫君?”香女怔了,盯住他。
  “真美!”张仪回过神,夸道。
  “你就会哄我!”香女嗔她一眼,拉起开地的手,声音说给张仪,“快到先生那儿,你的主人来了。”
  “秦王?几时到的?”
  “到有小半个时辰了。”香女笑道,“还带着妃子呢。”
  “妃子?”张仪怔了,“哪个妃子?”
  “你保媒的那个!”
  “呵呵呵。”张仪笑了,快步走向山谷里的草舍。
  寒泉客堂只坐二人,惠王于客位,寒泉子于主位。寒泉子二目闭合,进入冥思。惠王盯住他,神色忧急。
  良久,寒泉子眼睛睁开,看向惠王。
  “先生?”惠王倾身,声音极低。
  “唉!”寒泉子给出一声长叹。
  “先生,这灾……”惠王急不可待了。
  “此为庚子之灾。”寒泉子缓缓说道,“天干地支,六十年一个轮回,是谓六十甲子。运至庚子,适逢土、木、火三星连珠,外加金、水往来扰动,上天五气并发,致使太阳、太阴之大气紊乱,阴阳失衡。是以自古迄今,只要是庚子年,天下就不祥和。”
  “还有那颗孛星?”
  “是的,”寒泉子接道,“近几日来,晨昏之时,老朽登山观之,详审此星,甚觉不安。此星非寻常孛星,其形其迹,皆通天地大气。听先师所述,此星或七十年一见,或八十年一见,但凡其出,天地大气受扰,必起灾殃,轻则兵革战乱,重则旱涝殃民。”
  “也就是说,此星祸及天下,不单单指向秦国?”
  “是的,就今年来说,前番燕乱,当是此星前兆。”寒泉子应道,“庚子本为灾年,遇到此星,堪称是千年难遇,当是灾上加灾,大王不可等闲视之。”
  “千年一遇?”惠王吸入一口长气,喃声重复。
  寒泉子没再出声。
  “那个萨满呢?”惠王此行的真正目的是这个。
  “回禀君上,”寒泉子微微闭目,“此人当属于巫、觋,所行之术,亦可称作巫、觋之术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